第0365章 军火交易-《少帝成长计划》


    第(3/3)页

    至于马,在绝大多数时候,都只起到快速机动,以及恐吓的作用。

    还原一下匈奴骑兵,在面对步兵集群最常见的战斗方式。

    ——列阵,呜哇乱叫的冲过去,试着用马撞飞几个人,然后跳下马,取出身后的各种‘武器’,开始肉搏。

    顶天了去,也就是在冲锋途中,用类似短矛之类的抛掷类武器,造成一些远程的杀伤。

    即便是纯粹意义上的‘弓骑兵’,也是类似的状况。

    ——策马冲向步兵阵营,骗出一波齐射,然后急转弯,与步兵平行方向冲一段,找个合适的地方止步,弯弓搭箭,完成射击,然后策马离开。

    就连‘骑着马静止射箭’,在匈奴骑兵当中都属于不可多得的‘好身手’;绝大多数匈奴弓骑兵,都得先下马射箭,然后再重新上马逃跑。

    至于后世人刻板印象中的骑兵对冲、搅乱地方阵型,也基本不会出现在匈奴人的作战方式当中。

    这样的作战方式,对如今的汉室而言或许是什么了不得的‘黑科技’,但在刘弘这样一个穿越者看来,却称得上漏洞百出。

    既然匈奴人策马冲锋是恐吓,那两道陷马坑挖下去,是谁先被吓到?

    看着陷马坑前人仰马翻的匈奴士卒,汉军将士只怕是捧腹大笑之余,瞬间就要士气大振!

    再者说了,对穿越者而言,骑兵的限制方式算什么?

    光是封建时代,就有陷马坑、拒马、铁蒺藜等有限的限制方式!

    有了这些,别说武州塞能不能把十万守军削减为五万人了,就连马邑的五万守军,都还能有些许商量的余地。

    按最保守的估计,配合着这些防御工事和器械,武州塞方向,派五万士卒,足矣。

    这,就又减少了五万人的‘预算’,距离十五万人的心理预期,还差最后五万。

    但最后剩下的这十万人,却是让刘弘犯了难。

    马邑、武州塞两个方向,马邑有城池,武州塞也有简单地防御工事,再加上各式专门针对骑兵的工事,各有五万人就足够了。

    毕竟这两个方向的部队,并没有出击任务,只需要守住阵地即刻。

    但剩下这十万人,却是要在马邑和武州塞之间的旷野,在没有城池、关隘庇护的情况下,肩负剿灭匈奴部队有生力量的使命!

    通常情况下,汉室步兵集群与匈奴骑兵集群在野外对峙,在双方兵力对等的情况下,汉室步兵几乎必然会陷入包围!

    没办法,机动性差太多。

    具体到马邑战役,虽然有马邑、武州塞方向作为远程掩护,但在战场内的部队却并非只需要自保,而是要主动出击,对匈奴人造成有效打击,甚至分割包围、绞杀!

    要想完成这样的战役预期,那这支部队要在保证足够的战斗力的同时,还至少需要在兵力上,与包围圈内部的匈奴人对等。

    从刘弘目前的角度来看,这支部队的组成,起码要完整包括长安三军其中一支。

    在蓝田都尉新立、虎贲都尉还处于‘政治考核期’的情况下,这支部队,很有可能就是整个羽林都尉。

    即:马邑战役中,负责扫荡战场的部队,将会是以羽林都尉为主,吸收关中青壮所组成的中央部队!

    按照刘弘的预算,这支部队,最多不能超过五万人;同时,这支部队又起码要和包围圈内的匈奴部队人数对等···

    “五万···”

    “可惜,不能让冒顿亲自来了。”

    “这一战,就好好收拾收拾右贤王,换几年安生日子过吧···”

    略有些戏谑的笑着摇了摇头,刘弘便望向身旁,执着一枚棋子迟迟不落的张苍。

    “御史大夫以为,若朕允月氏王军械以万计,以换月氏王遣军东出河西,吓左贤王出军以应,或可成否?”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