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外:《新史记·太宗本纪》(前元)三-《少帝成长计划》


    第(2/3)页

    知道庶弟曹岩的所为之后,平阳侯曹窋脱帽跪行出尚冠里,把所有的责任都担了下来,说:“长兄如父,父亲不在,我作为兄长,却没有教育好家中的弟弟,就算是死一万次,也绝对不冤枉。”

    太宗皇帝感念于平阳侯的忠义,便赦免了平阳侯家族,只下令捉拿了曹岩。

    第二日清晨,平阳侯曹窋留书一封,就在府中引咎自尽。

    到这时,陈平和周勃才从奢靡的生活中走出来,开始敷衍的处理政务。

    同年,太宗皇帝任命宣平侯张敖的门客,当时担任汉中郡守的田叔为少府卿。

    田叔领命抵达长安,刚一见到太宗皇帝,就直接说道:“汉家以孝治国,陛下又是孝惠皇帝的孩子们中尤其孝顺的,如今陛下贵为天子,怎么能坐视母亲在冷宫受苦,却不尊为太后呢?”

    太宗皇帝的生母本是宫女,太宗皇帝是孝惠皇帝的庶子,孝惠皇后张嫣并没有生下子嗣,所以对所有的孩子都视若己出。

    太宗皇帝的母亲在生下太宗皇帝后不久就去世,太宗皇帝和淮南王都被吕后养在了身边,所以对于孝惠皇后尚在人世的事,太宗皇帝并不知晓。

    听到田叔的指责后,太宗皇帝连忙叫来了文武百官,却发现没有人知道这件事,太宗皇帝就直接走向了深宫。

    看到孝惠皇后的时候,太宗皇帝泣不成声,连称自己不配做儿子,在石砖上把头都磕破,竟然当场晕了过去。

    最后根据宫中寺人的供词,孝惠皇后的事是周勃下令隐瞒,不允许太宗皇帝知道的。

    太宗皇帝就罢免了周勃的太尉职务,把孝惠皇后尊为皇太后,请入了长乐宫供养。

    之后的三个月,太宗皇帝都每天朝拜长乐宫,每次都是先跪着和太后告罪,然后才进长乐宫拜见太后。

    见太宗皇帝如此孝顺,陈平和周勃终于开始慌乱起来。

    有一天,因为诛吕的功劳,被太宗皇帝任命为内史的刘揭找到了陈平,说道:“陛下对太后这么孝顺,如果将来想起吕氏的事,要拿我们问罪,应该怎么办?”

    陈平还没有说话,周勃就现在一旁跳了出来,说:“不过是一个十几岁的小孩子罢了,为什么要这么担心呢?”

    “如果将来,陛下要拿我们问罪,那我随时都可以把北军带到未央宫外,到了那时,我们想让谁做皇帝,就让谁做皇帝。”

    周勃说这句话时,后来的皇帝太傅,大将军颍阴侯灌婴恰好在场,就把这个话告诉了太后。

    太后听到之后,只是无奈的叹了口气,说:“绛侯是功臣,就算是要做废立皇帝的事,也会有很多人追随的。”

    颍阴侯赶忙说:“太后这句话说的不是很多,绛侯确实是功臣,但功臣却不止有绛侯、曲逆侯这两家,忠心于刘氏的更是数不胜数。”

    “绛侯和曲逆侯只是奸妄小人,除了他们二人之外,汉室的功臣不会再有第三个奸臣!”

    太后欣慰的点了点头,交代颍阴侯说:“我虽然是太后,但孝惠皇帝走得早,我年纪不大,无法赢得所有功侯大臣的信服;如果有一天,绛侯和曲逆侯要做伤害江山的事,颍阴侯一定要看在高皇帝的恩情,帮帮皇帝。”

    颍阴侯再三叩拜,才从长乐宫走出,表面上却做出一副胆怯之人的模样,并不彰显自己是忠臣。

    起了谋逆的心思之后,陈平和周勃在长安散播言论,说:“皇帝年纪还小,太后也是一个没有长白头发的少女,长此以往,高皇帝的江山就会混乱。”

    表面上这么说,实际上指的是太宗皇帝还未加冠亲政,想要以此把控大权。

    太后听说这个消息后大怒,对左右说:“高皇帝离世不过十几年,太皇太后离去也不到一年,绛侯和曲逆侯居然已经忘了汉家太后的威严了吗?”

    春三月,太后下达了懿旨,让太宗皇帝提前行加冠之礼,而后亲政。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