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第五百三十八章:宇宙飞船修建完成 不到一万个灯柱产生的计算能力就能媲美拥有数百亿晶体管的硅基芯片,这种金刚石芯片的性能之优越不用多说。 在不断的经过实验和辐射检测后,韩元大致的找到了它计算能力超强的秘密。 首先是制造方法。 它和传统的碳基、硅基芯片的制造方法可以说完全不同,这种金刚石芯片的核心架构目前来看并不是通过蚀刻、显影等工序加工出来的。 传统的碳基芯片和硅基芯片都是通过减材制造,就像是在一块玉石上雕刻上一样,利用光刻机来去掉不需要的部分。 而这种金刚石芯片是增材制造,和3D打印机一样,它是在金属底座上通过增加一根根的灯柱来制造的。 这些灯柱,在显微镜下仔细的观察,会发现它们宛如森林中的树木一般,有高有低。 在通过控制不同程度的能源石辐射量的导出时,韩元发现这些灯柱的亮起数量以及对应的位置也完全不同。 它的光芒和辐射粒子的传递,虽然是沿着直线传播的,但不仅可以沿着XY轴成旗(传播),还可以从高到低,从低到高,三百六十度无死角的传递。 比如你用四根蜡烛,摆放成一个口字,蜡烛分别放在四个角,分别命名为abcd,这样一来,仅仅是a传递到b这样的单一传递,就有十二种不同的传递方式。 而每增加一根蜡烛,单一传递的方式次数就指数上升一次。 按照他手上这块金刚石芯片核心中的七千多颗灯柱中每一根灯柱都能连通其他所有的灯柱的话,粒子辐射的排序传递方式总数量能破千万。 按照每一次不同的传递组合算一个晶体管的话,这块金刚石芯片内的晶体管计算组足足有数千万种。 而这还仅仅是两根灯柱的单一传递方法,如果三根灯柱组合传递呢?比如依旧是四根蜡烛呈口字,依旧是abcd命名,除去a-->b这样的单一传递外,还有a-->b-->c;a-->c-->b;a-->d-->a这样的复合传递,传递的路径其实是相当多的。 这就好比碳基芯片和硅基芯片中的不同数量的晶体管组成了逻辑门、不同数量的逻辑门组成了计算电路一样。 如果按照这种方式来计算的话,粒子辐射的排序传递方式总数能破十亿。 不过这个数量和目前的碳基芯片、硅基芯片动辄几十亿、数百亿的晶体管数量相比,还是要略少一些的。 两者的性能对比,大概就是最新的十二代I5芯片和以前的七代I5芯片对比。 后者虽然也不差,但相对来说,性能还是要落后一些。 所以这块金刚石芯片里面,应该还有某种他没有观察到的能增强计算能力的办法。 ..... 在不断的研究下,韩元找到了手中金刚石芯片性能强大的另一个原因。 那就是每一根灯柱,传递的辐射粒子的数量的区别。 传统的硅基、碳基芯片是以晶体管的开光对应0和1,并且以此为基础做二进制计算。 在这块金刚石芯片中,韩元发现它的计算方式一部分是依赖辐射粒子的传播,另一部分则是依赖传播的辐射粒子的数量。 正常情况下,每一颗灯柱传递的辐射粒子数量是一颗和两颗。 在这里,一颗辐射粒子和两颗辐射粒子其实并不代表数学意义,不是说一颗辐射粒子从一根灯柱出发进入另一根灯柱后就做一次加法,然后会变成两颗出来。 这里的粒子数,实际上代表的是一种状态。 类似于硅基芯片中晶体管的断电和通电的状态,对应着二进制计算里面的0和1。 判断方式和机理虽然有些特殊,但原理却是相同的。 如果这种辐射粒子再增加一颗的话,那么这块金刚石芯片的底层运算机制将从二进制变成三进制。 这是完全可以做到的,他能想到,研发出这种芯片的人自然也能想到。 所以在后续的实验中,韩元不断的调整中实验参数和条件,试图去寻找第三颗辐射粒子。 终于,在经历近一周的实验后,在能源石的特定辐射输入下,某一个灯柱上的金刚石传递出来了三颗辐射粒子。 第三颗辐射粒子的出现,让韩元兴奋了起来。 随即紧接着再次进行了同条件的实验,第二次实验证实了在特定的辐射输入条件下,灯柱会传递出数量为三的辐射粒子进行传播。 别看只是由原先的两颗辐射粒子增加了一颗变成了三颗这一点小小的改变,这代表的是底层计算进制的改变。 在他研发汉语智能编程语言和碳基芯片之前,人类社会中的计算机的底层计算规则是基于二进制的。 也就是0、1这两个数字。 在碳基芯片和汉语智能编程语言出现后,二进制开始逐渐向三进制过渡。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