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正是这个原因,令马谡在三国军界的风评不太好。很多吴国和魏国将领都视其为只会偷袭的卑劣下作之将,甚至很多蜀国文官也这么认为,这让马谡耿耿于怀,行军风格愈发偏颇起来。 如果一场战争可以偷袭,他绝对不会去正面硬攻。 这种行军风格,让千古以来各个军神兵仙所著的“以正合、以奇胜”的兵法韬略,直接失灵了,也让马谡获得了一个贬称“狡狐”。 攻略交州以来,马谡继续我行我素,屡屡用诡计大破敌军,唯一一次正面对敌,还是在桂平城下与吕岱那次碰撞。 但那次碰撞,是在一个极其不公平的前提下展开的――马谡足足派出了八路兵马,设下天罗地网。 那一战过后,交州的有识之士也给他起了一个绰号:“小狡狐”。 马谡对这个称号老大不乐意,凭什么别人的称号都那么高大上,不是卧龙凤雏,就是冢虎幼麟,到了他这里,就成了狡诈的狐狸。 但不乐意归不乐意,他却堵不住悠悠众口。 因此,马谡迫切地希望再次上演亿次偷袭,来证明自己的军事能力究竟有多么出色,并以此为契机,让大家给他换个更拉风的绰号。 其实,这个偷袭吴军的计谋,是马谡再次改变策略后的产物。 一开始,马谡是想全控交州后,把交州交给蜀汉来掌管的,后来考虑到此地偏远,陆家未必愿意投靠蜀汉等原因,便将策略改为以交州为筹码,离间陆家和孙权。 事情也正如他所料,连陆逊也被拖下了水。 于是,马谡又将计划改了一下,决定偷袭一下吴军,而后抽身从交州离开,返回汉中北伐前线,去和魏军作战,先将长安地区拿下,全据整个关中。 至于交州、荆州和东吴,则留给陆家和孙权内斗。 当然,在施行这个策略之前,必须要把陆逊给弄死,加深陆家和孙权之间的仇恨。 马谡不认为已经落魄到只身逃命的陆逊,能挡得住他的暗算。 …… 吴国这一次讨伐武陵蛮的声势惊人,自从孙权接掌东吴以来,吴国还从没派出过如此之多的兵力来攻打一个蛮族。要知道,夷陵之战时,面对刘备十万大军,陆逊也不过才领兵五万而已。 而这次讨伐武陵蛮,潘浚足足领了五万精锐人马,几乎抽调了吴国四分之一兵力。 这么大规模的军事行动,可见孙权恨极了五溪蛮。 其实双方的关系一直都比较尖锐,不过,一开始孙权还能对五溪蛮保持着克制,自从五溪蛮全面响应刘备东征后,双方的关系急转直下,成了死敌。 孙权早就想彻底收拾五溪蛮之中势力最大的武陵蛮了,但自刘备东征之后,紧接着便是曹丕三次全面伐吴,曹叡登基后,又是三次大规模伐吴,近十年间,孙权竟然一直没能腾出手来收拾武陵蛮。 直到去年,蜀魏两国激战于凉州、陇右、关中,孙权终于等到了一个时机。 于是,孙权立即增兵五万至江陵,并派潘浚前往收拾跳的越来越欢,且已经割地称王的武陵蛮。 潘浚指挥着东吴大军齐聚武溪上游流域,兵分四路。将十几万武陵蛮人围困在一片方圆二百里的山脉之中,层层推进,逐渐缩小包围圈,试图逼迫武陵蛮与吴军正面硬碰,进而战而胜之,彻底平定此地。 潘浚亲率一路大军,约三万五千人在北;其余部将各领五千人马,分居东、南、西三个方位。 马谡目前打算偷袭的,正是位于西面的吴军,主将是潘浚之子潘翥。 思索间,军队行到湘水南段,沿着东岸向北而行。 忽然,北面高速驶来一艘小船,不察之下被水中突然出现的漩涡打翻。 船上一老者也不慎落入水中,挣扎着向岸边高呼救命。 由于军令在身,众兵士闻之,均视若不见。 四大部将对望一眼,仍边走边谈笑如旧。 马谡看了一眼老者,正犹豫着要不要停下来施救。 忽见那老者情急生智,高呼“碧眼儿名为吴君,实为汉贼!” 第(3/3)页